黃豆的生長過程

黃豆的生長過程
工廠前面近來種了許多玉米,因為種植的玉米算是耗氮作物,而黃豆則屬固氮作物,一高一矮種植剛好又充分利用到陽光。所以就拿一些黃豆來種植,一來檢測豆子的發芽率,也看看豆子長的是甚麼樣子。
未成熟的黃豆因為這時豆莢上帶有一層茸毛,所以被稱為毛豆。它不像大部分的豆子是攀藤類,長到約膝蓋的高度就開花長出豆莢,採收後曬乾,就成了在市面上看到的黃豆。大部分的人都喝過豆漿,但卻不知道黃豆長成什麼樣子,包括我。所以在園子裡種一些黃豆來瞧一瞧,後來在看到長出毛豆之後,peter才告訴我黃豆其實就是毛豆,同時也是大豆。
黃豆開的紫色小花
市面上的黃豆,多數為基因改造的黃豆,少部分為非基因改造的黃豆,至於非基因改造的有機黃豆就更少了。但不管基因改造或非基因改造黃豆來源幾乎全都是進口,這是因為國外生產的黃豆受到當地政府的補貼獎勵,相對之下台灣因為沒有補貼,生。在台灣,有機黃豆的種植並不多,不過受到近年來有機農產品的需求的增加,已有部份的小農也開始種植。
我們工廠的黃豆目前是使用來自美國中西部靠近加拿大的地區,低溫低濕的地理環境有利黃豆的儲存,所以黃豆的發芽率極高。相對台灣潮溼多熱不利黃豆的儲存,並且增加黃麴毒素孳生的機會,所以我們在工廠幫黃豆蓋了一個家,終年保持在低溫低濕的環境不僅能維持黃豆的發育能力(viability),也避免高溫高濕的條件造成黃麴毒素的產生。
資料來源: http://blog.roodo.com/mimanten/archives/11943689.html
